棋心棋事

話1 台灣的日本圍棋

【圍棋天地專欄】
台灣的日本圍棋

1966年前後,林海峰正在日本下名人戰,台灣的《中央日報》對每一局都有大篇幅報導,包括棋譜和評論,每次連續登載兩天,記者黃天才也陸續寫了很多關於林海峰的故事,如是持續了好幾年,轟動了台灣社會。那個年代有很多人因為林海峰的新聞而接觸圍棋,大約為1953年前後出生的一批,後來幾乎都成為台灣職業棋士的主幹,包括陳永安、陳秋龍、周奎宏,業餘界則有秦世敏及現在活躍在棋壇上的許多人物,我也趕上了這個流行潮。

台灣從1895年《馬關條約》後割讓給日本,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退出台灣,日據時期長達五十年。台灣光復後八年(1953年),我出生於台灣東海岸的花蓮市。在我上小學之前,日本帶來的文化在台灣還留有很強的影響力,包括很多日常生活用語、名詞都還使用日文,甚至我們小時候都還以為圍棋是日本人的東西。自從林海峰稱霸日本之後,我們產生了學棋熱情,看了圍棋史,才知道圍棋是中國發明的。這刺激我們去思考:發現日本當時留下來的文化裡有很多中國文化的影子,進一步了解到日本文化其實是由漢文化跟日本傳統文化綜合而成。

我在小學六年級因為同學家裡有長輩會下棋,所以開始接觸圍棋,但也沒有很狂熱。上中學之後,受了林海峰的影響,我開始關心圍棋相關的人、事、物。當時我就讀花蓮中學,學校有一位老師叫做林芳,她是林海峰的姊姊。因為我們在報紙上都看過林海峰的報導,所以碰到林芳老師會有很異樣的興奮感,笑瞇瞇地自動跟她敬禮。

當時台灣一般人都是下象棋,下圍棋的多半是受過日本教育的知識份子。小時候大人帶我們去朋友家,有些醫生家裡還留有日本人送的棋墩,以及貝殼棋子。小孩子在旁邊看都會被對局的嚴肅氣氛所震攝住,不敢亂吵。在那種氛圍下,對圍棋的態度很不一樣,感覺到圍棋是一種藝術、一種求道的東西,是不可以輕慢的。

譬如,下棋之前會互相敬禮,吃掉對方的棋子會規規矩矩的放到蓋子上,下完棋使用比目法數地,棋盤面上不可以隨意放東西等。我所學到的圍棋術語幾乎也都是日文,這時台灣的圍棋呈現出日本規矩、日本術語、日本氣氛的棋道精神。國民政府來台後,清掃了日本在台灣的痕跡,台灣的日本棋道精神也逐漸轉向中華式的圍棋。
 
(許饒和口述 / 張曉茵整理)
刊於《圍棋天地》雜誌2011年第20期(2011年10月15日出版)



LINE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