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摘

「應用圍棋學」與人生

◎許饒和

心理學領域有「應用心理學」,那麼圍棋會不會有「應用圍棋學」呢?這幾年來國際間的圍棋競賽以大陸、韓國引領風騷,台灣投注了不少的資源在職棋競技上,但成效似乎不彰。一路參與棋運走過來,我感受台棋是來到一個十字路口與轉型的契機。
  
這幾年開始,我在思索台灣圍棋未來的走向,我認為圍棋發展涵蓋有五個面向,分別是文化、教育、藝術、競技、與休閒。其中專業競技是屬於極為少數人的,是金字塔頂端的一小塊。而台灣由於先天上的不足,若一意執著於發展競技面向,將會出現很大的瓶頸,(它應該是著重於集訓制與台灣代表隊的精兵方式,與獎金賽制)。相反地,在其他文教、藝術休閒等方面,台灣是很好的發展沃土。

台灣向以服務業發達聞名,所著重的是文明社會中的人際關係,以及發揮人的創意,目的是提高生活品質。而圍棋產業在這一個整體的服務業中一定可以扮演一種重要的角色,我們也可以稱為「圍棋服務業」(涵蓋以上的文、教、藝、競、閒五大面向)。它的理論基礎就是「應用圍棋學」。

對社會大眾而言,圍棋不像一般的流行音樂文化可以朗朗上口,也不像運動競技可以觀賞以及自我鍛鍊健身,它似乎入手門檻很高,也很深奧。發揚「應用圍棋學」正是要讓圍棋庶民化,使之深入到各個家庭,成為熱門的國民娛樂。

李昌鎬在2012年所出版的自傳「不得貪勝」一書中有著深刻的感觸:「貪勝、或是對目標過於執著,就會讓我們心浮氣躁、視野狹窄、思維僵化。」「許多人都錯誤地認為勝負是圍棋的全部。」「但並不是說把圍棋命名為運動就改變了那數千年流傳下來的圍棋本質。」「享受這種藝道追求的人便是業餘棋手。」「圍棋是唯一一種只有業餘人士才能達到至高精神境界的比賽。」

中國圍棋協會主席王汝南老師在接受記者提問圍棋未來展望也表示:「圍棋追求的不是斬盡殺絕,要更深入發掘文化內涵」「希望更多孩子把圍棋當成終身愛好,而不是職業。」這些大師們語重深長的期許,讓我更有信心地在各個公開演講場合來提倡「圍棋應用學」。

我的朋友知道我在提倡「應用圍棋學」,他說很多藝文活動也可以怡情養性、開發思路,那麼圍棋有何一樣之處呢?

我的回答是:下棋是一種輕鬆地透過遊戲,在潛移默化中所養成的深思與周延習慣,可以天天做,輕鬆養成,是培養智能的好工具。就像是流行音樂隨手可得,體能訓練可以打籃球、打棒球、跑步一樣。

「應用圍棋學」並不是一種新發現,中國從古至今傳誦不已的「圍棋十訣」「棋經」就是圍棋應用學的鼻祖,我們必須讓它更發揚光大。

(刊登於棋道雜誌民國102年5月號)
 



LINE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