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摘

圍棋教育中的心法與技法 ──周俊勳勇奪世界冠軍的啟示(下)

許饒和

問題一:周俊勳六歲時背了一千局的棋譜,對他的棋力的長進到底有多大的幫助?

答:這完全違反了圍棋教育的原理,當一個人的棋力還很差的時候,是沒有能力去辨識圍棋資訊的內在涵義,更不要說去將它組織成一個棋理系統,六、七歲的孩子背了一堆的棋譜,花了一大堆的冤枉的功夫,不但在棋力沒有實質的助益,甚至打壞了他在圍棋上的真正興趣,曾經教過周俊勳的陳秋龍老師直接了當地說:那麼小的小孩背那些棋譜一點用處都沒有,到長大一點棋力變強以後再來精研棋譜才是有用的。林志涵職業七段說:精密地研究十個棋譜比懵懂地背千百個棋譜來得有用多了!

有一位天分不錯的小女生(現為國小高年級),從小老師就規定她每天背三個棋譜,但後來到了5段棋力就卡住了,因為她花太多時間在死背的工夫上,完全沒有體會到圍棋的樂趣及引人入勝之處,當成績不佳時就離開了棋盤。棋盤上用背棋譜來教育小孩而失敗的例子太多了。

其實周俊勳棋力的長進與後面有關,與小時候背棋譜是沒有關係的。台灣在小學階段的圍棋教育是世界有名的,造就了很多的台大幫、建中幫的棋手,但是在職業的養成上,由於職業制度的尚未成熟,所以台灣早年有天分的小孩不是到日本、韓國,就只好回到課業上頭。當然台灣棋院成立後,這種情形略有改善。

問題二:斯巴達式的教育方式,不也造就了一些圍棋明星嗎?小孩子的主動性太弱,所以要強制他們苦練呀!

答:圍棋天才在棋壇上大放異彩的例子,像李昌鎬、林海峰,藤澤秀行、曹薰鉉,有哪一個是在打罵教育中成長的呢?他們都是在家人師長關懷備至,以及循循善誘之下,對圍棋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終生熱愛圍棋、努力不懈!對圍棋的「深奧幽玄」有所體會,才是求進步的最大動力。

斯巴達式的打罵教育雖有極少數的成功例子,但是我們有沒有看到更多的失敗例子呢?可知道十個天才被打掉八、九個!?林志涵職業七段說:這些失敗者長大之後甚至是厭惡圍棋,他完全反對這種橫霸的教育方式。周俊勳在接受中天電視台于美人「美人晚點名」節目的訪問時說:小時候除了父親那一塊,他是喜歡圍棋的!

棋壇上令人傳頌不絕的是張栩母親的溫柔、婉約,與周俊勳母親的開朗、堅韌,他們給孩子無比的愛心與耐心,讓教過他們的圍棋老師非常感動。她們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生命滋潤。周俊勳的媽媽說,周爸的一百分黑臉,她就必須用二百分的白臉補回來。周俊勳得到世界冠軍最需要的是為偉大的周媽媽立傳。 

問題三:思路大開,建立自己的圍棋哲學,為什麼是超一流圍棋棋士的特質?

答:圍棋的技術面固然是可以用苦修苦練得來,只要有心人都可以辦得到,一般的職業高手之手筋、死活,個個工夫了得,但攀上頂峰的卻是百不得一,可見要在孤峰頂上勝出必定還有別的因素,譬如:林海峰的「厚重哲學」、曹薰鉉的「輕靈自在」、張栩的「戰鬥觀」、高川格的「平明流」(流水不爭先)、大竹英雄的「棋之美學」,趙治勳的「鬥魂」…..他們都是在身經百戰中凝練出他們自己的圍棋哲學,也各自展現了千姿百態的迷人「棋風」,在思想的高度上,可比擬為「圍棋哲學家」。

周俊勳在「美人晚點名」節目的訪問時特別強調,中國大陸宋雪林老師打開了他的圍棋思路,對他的影響深遠;從此他在研究圍棋時視野大開,對圍棋也從「苦練」轉變成「樂修」。圍棋對他而言不再是一種強記死背的苦差事,而是趣味無窮的靈活變幻之物!

問題四:有人說「追二兔不得一兔」,除了圍棋沒有其他的退路,是否是周俊勳成功的重要因素?

答:要成為超一流的職業棋士,天分與努力是同等重要的。以林志涵職業七段的例子來說,他是台大國貿系畢業,似乎兼顧了棋與學業,以他的圍棋天分,如果能夠全力投入,將是台灣下一個躍入世界棋壇的新星,但是他現在卻排徊在要不要繼續在學業上深造哩!

世界上唯一擁有博士學位的職業棋士是韓國的文容植五段,相對於他在圍棋上的成就,正說明了在棋壇上要達到頂尖地位,是很難兼顧其他的事業。像彭景華職業六段是台大資訊工程系畢業,工作了一年以後,轉行入職業圈,也拿過幾次頭銜,可是現在忙碌於圍棋教學,也大大影響了他在棋盤上的成就。希望將來台灣的職棋能有更完善的制度,使得有天分的棋手能有一個全心全意投入的舞台。

※     ※     ※     ※    ※  
北京國家少年隊教練吳玉林老師談周俊勳
吳玉林老師擔任北京國家少年隊教練十八年,剛剛退休。我於4月9日晚上9點多與他通了電話,談談他印象中的周俊勳。

「阿勳初到北京,在國少隊與隊裡年輕的棋手們相處得很好。我看他這個人,品行很好。在棋方面的才能肯定是高的,具體來說,反應快,用時少,因為基本功紮實。」

「九十年代,中國棋院對於台灣來的小孩是歡迎的,阿勳在隊裡是自由的。後來,因為兩岸關係微妙變化,國台辦方面有意見,阿勳不能住在國少隊。他本人是很上進…,他與年輕棋手們也搞得很熟,所以來了也不缺乏砌磋的對手。」

問:關於國少隊的設立,在具體操作上,是怎麼樣來帶那些年輕棋手?

吳:一、生活管理:棋手們住宿在隊裡,一批批的成員,來來去去。在生活管理上,心理調適上,難免要多費心思。作為教練的我,面對年少的孩子們,只有耐心地幫他們處理問題,為他們創造出良好的學習心態。二、棋藝訓練上:主要是建立訓練的氛圍,訂下競爭機制,按照規約決定淘汱與否。一句話:在公平而激烈的競爭下,好手自然出頭,絕不能偏私指定重點栽培棋手。當然除了比賽外,也會考量平時的表現。譬如:周鶴洋、謝赫有一次比賽成績不佳,但他們平時戰績、實力出色,品行好,因而破例被留下來。

問:請您比較一下,兩岸對青少年圍棋教育有何異同?

吳:我於前年隨同華以剛院長到台灣訪問,在中華棋院也與您聊了些感想。我想台灣,在圍棋教育文化方面做得挺好的。也許專業棋手的養成制度尚待加強,但很多業餘好手,及老棋手都投入了圍棋教學,他們的教育水平很高,聽說都受過大學教育,所以教師們的人文素養肯定沒有問題,學生在圍棋裡得到很好的訓練,尤其在心理素質、精神力方面,這個可能比大陸做得還好。

至於專業棋手的訓練,大陸人才多,比較容易出一些拔尖的好手。不過優勝劣敗是很現實的,過了三十歲就淡出的例子太多了(相對地日本棋手棋藝生命特別長),這是一個問題。我想,台灣棋界如果能具體地提出些交流、合作的計畫,中國棋院也肯定會樂於配合。周俊勳拿到世界冠軍,在我們這邊,也跟台灣方面一樣地高興。
 
興趣+努力──兒童圍棋教育五得/許饒和
1.誘發孩子對圍棋的濃烈「興趣」:並督導其堅持不懈的「努力」。在以上兩個基礎上,自然引出孩子的內在潛力來達到自我的學習。

2訂立孩子的努力「目標」:發展首要在幫其擬定具體可行性目標,並建立其「信念」,以引導著他持續不斷地自我督促。師長在督導中,切記可以嚴格,不可嚴苛。

3鞏固「信念」:是指深信自己選擇了自己要做的事,只要不怕苦,持續下去,不怕困難,不怕失敗,最後一定會成功。師長、父母在這個層面只要扮演著「撫慰者」的角色就可以了。
4心法、技法並進的教育:老師應自我期許為教育家:敏銳地去了解孩子並在棋藝(技法)教育及精神力(心法)教育上,幫助孩子突破一切瓶頸,永續地進步。而愛心及耐心在全程中是無上重要的催化劑。

5發現兒童心靈成長的奧妙:在這樣的師生、親子共同奮鬥的過程中,親長都會讚嘆於孩子「內在爆發力」,也可發現孩童心靈成長的奧秘。 

 (刊載於棋道雜誌民國96年6月刊)
 



LINE FB